“每逢过节胖三斤” 怎么办? 消化专家来支招

2018-02-14

又到一年一度的春节,除了重头戏的年夜餐,亲朋好友的饕餮盛宴,轰趴桌上的大鱼大肉,是不是想想都“过瘾”?胡吃海喝好几天,不但容易诱发消化系统问题,体重也很容易飙升……没招啊,谁能抵挡住鱼肉美食的诱惑呢!只能选择过年先胖着,年后去减肥。

 

其实过年只要稍微注意一下,也不至于就有“胖三斤”的困扰。听听我院消化科专家来聊一聊,为您支招,帮您破除“每逢过节胖三斤”的魔咒。

消化科李成新主任表示:从临床上来看,每逢春节期间,与饮食相关的胃肠疾病发病率会明显提升。这是因为频繁的聚餐会给人体消化系统带来很大的负担。并且会带来许多人的体重飙升好几斤的问题。建议大家在节日期间,三餐要有度,零食、饮酒亦有度,尤其避免暴饮暴食,不要让肠胃不堪重负,也好避免体重增长过多的困扰。

 

首先,就是食物多样化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明确建议我国居民应当每天食用至少12种食物,每周食用至少25种食物。

 

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,蔬菜、水果类,畜禽、水产、蛋类,奶及奶制品、大豆及制品、坚果等。先说主食类,大数据显示,米面粮油等一直在食品类年货消费中稳居第二,我国推荐成人每日摄入谷薯类食物250-400g,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-150g,薯类50-100g。

 

专家建议,春节餐桌尽量避免或控制高油、盐、糖等“重口味”食物的选择和摄入。其中,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;烹调油用量在25-30克之间;添加糖每天摄入不超过50克,最好在25克以下。

 

对于老年人,尤其患有慢性疾病的这些老年人来说,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可能会要多吃一点,这个时候千万要注意,一是量不要太多,二是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也要少吃。并且注意荤素搭配。

 

其次,坚果好吃别过量。花生、瓜子、杏仁、大核桃……记忆中春节的味道,就是各种坚果炒货的味道,过年吃到根本停不下来。但坚果的热量特别高,脂肪含量也不少,尽量选择原味、少加工的坚果,避免加了糖、盐及其他调料,这样才能保证营养成分不在加工过程中流失。而过多调味的坚果,比如外面裹面糊煎炸的,会增加热量、盐分的摄入,导致发胖,对身体健康也是没有好处的!

 

此外,过年吃饺子必不可少。饺子最大的优点是总体营养成分配比合理,人们每天所需要的蛋白质、脂肪、糖类等各种营养成分不仅齐全,而且符合金字塔结构给出的比例,但要注意做饺子时馅里别放太多的油,所用的肉料也不要太肥,避免纯肉馅,建议荤素搭配制作馅料。胃肠功能差的人群最好不吃或少吃韭菜、芹菜馅的饺子。有的人喜欢油煎饺子等,由于油太大也都对健康不利,因此建议选用蒸煮的烹饪方式。